在上海世博园区,太阳能是使用量的绿色能源,中国馆、世博中心、主题馆等建筑都在屋顶、玻璃幕墙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组系统,并与建筑本身完美地融为一体。“阳光世博”充分展示了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水平,推动了我国“太阳能经济”发展。
世博园成为我国太阳能光伏建筑“秀场”
作为一项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,太阳能的直接利用一直备受各国关注。在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,曾展示了当时世界的太阳能建筑、光伏发电装置和当时世界的太阳能游艇,引起世界各国重视,并从此点燃了21世纪“太阳能世纪”的星火。
在此后的十年内,全球太阳能利用技术日新月异,太阳能产业也以每年30%的速度递增。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,曾展示了输出功率分别为200千瓦、30千瓦和100千瓦的多晶硅、双面受光型单晶硅和非晶硅的太阳能电池,充分表明了随着技术进步,太阳能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提供电力,有效缓解传统能源紧张。
目前,世界各国的太阳能利用一般分为两类,一类是利用空旷土地,如荒漠化半荒漠化区域、滩涂、农牧场等建设大型光伏电站。此类电站在拥有广袤闲置土地的国家发展很快,但它的缺点与传统的电站一样,需要长距离建设电网、输电,投资成本高,且在传输过程中还会造成损耗。
另一类就是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。这种方式是把城市各类建筑物当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的“承载体”,充分挖掘被浪费和荒废的“屋顶阳光”,甚至利用建筑物的墙面、窗户、遮阳棚等资源,扩大了太阳能发电的面积。由于这种利用模式能“就近生产、就地消费”,既环保节能又节约了土地,因此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竞相鼓励和推广。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诸国和美国、日本等国政府,先后提出“阳光屋顶计划”,并纷纷出台政策予以鼓励。
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,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也成为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亮点,太阳能应用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届世博会。中国馆、主题馆、世博中心、演艺中心等屋顶、玻璃幕墙上安装的太阳能发电设施,总装机容量超过4.68兆瓦,年均发电可达408万千瓦时。在标准输出条件下,一天的发电量相当于150户人家一个月的用电量。世博园成为我国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“秀场”。
世博会为我国光伏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展示良机
据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崔容强教授介绍,世博会上的太阳能应用涉及众多光伏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,其中许多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,如太阳能与建筑结合技术、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技术、地砖式光伏组件、大面积透光式光伏组件、防水型光伏组件、异形光伏组件等,大功率逆变及高效组合技术,大型光伏建筑控制技术、系统工程应用技术等。
安装在中国馆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组系统,装机容量约0.3兆瓦,部分区域使用的透光式电池组件,与整个屋顶的艺术效果融为一体,设计新颖。除发电外,这些太阳能电池组还兼具隔热和保温等功能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